5 個最常見的護髮迷思,你中了幾個?
Share
你是不是常常聽到各種護髮「秘訣」,卻不知道哪些是真的、哪些是謠言?
錯誤的護髮觀念可能讓你的頭髮越護越糟!今天我們就來破解 5 個最常見的護髮迷思,看看你是否也中招了?
迷思 1:天天洗頭會讓頭髮掉更多?
❌ 誤解:很多人認為每天洗頭會導致掉髮,所以刻意減少洗頭頻率。
✅ 真相:洗頭時掉落的頭髮,大多是已經進入休止期的自然代謝髮,並非洗頭造成。
💡 正確做法:油性頭皮建議每天清潔,避免毛囊堵塞;乾性頭皮可隔天洗,並搭配保濕洗髮精。
迷思 2:護髮素會讓頭髮變油、容易塌?
❌ 誤解:有些人怕護髮素讓頭髮扁塌,所以直接跳過這一步。
✅ 真相:護髮素主要修護「髮尾」,而非頭皮。只要避開髮根,反而能減少毛躁、讓頭髮更柔順!
💡 正確做法:洗髮後,從耳朵下方開始塗抹護髮素,靜置 1-2 分鐘再沖淨。
迷思 3:冷水沖髮能讓頭髮更有光澤?
❌ 誤解:網路瘋傳「用冷水沖頭髮會讓毛鱗片閉合,增加光澤」。
✅ 真相:冷水確實能暫時讓毛鱗片收縮,但效果極短暫,且可能導致頭皮血液循環不良。
💡 正確做法:用「溫水」洗頭,最後可「稍微調涼」沖髮尾,但不必刻意用冰水!
迷思 4:頭髮分岔剪掉就好,不需要特別護理?
❌ 誤解:很多人覺得分岔剪掉就沒事了,卻忽略預防的重要性。
✅ 真相:分岔是頭髮受損的警訊!如果只剪不護,新長出的頭髮仍會繼續分岔。
💡 正確做法:定期修剪 + 使用含「角蛋白」「維他命 E」的護髮產品,強化髮絲結構。
迷思 5:天然成分的洗髮精一定不起泡,所以洗不乾淨?
❌ 誤解:許多人認為泡沫越多洗得越乾淨,因此排斥低泡沫的天然洗髮精。
✅ 真相:清潔力取決於成分而非泡沫量!SLS(硫酸鹽)雖易起泡,但可能過度去脂。
💡 正確做法:選擇溫和界面活性劑(如氨基酸洗髮精),搭配指腹按摩頭皮才能真正潔淨。
結語:科學護髮,才是關鍵!
這些迷思是否也讓你踩過雷呢?護髮不是憑感覺,而是要 「對症下藥」!
🔹 如果你的頭髮容易斷裂 → 需要 蛋白質修護
🔹 如果毛躁靜電嚴重 → 選擇 保濕型護髮油
🔹 如果頭皮敏感出油 → 試試 溫和控油洗髮精